熱門搜索:
霧霾不斷消散,又不斷重來,自從工業時代的到來,我們仿佛身處于仙境
那么出現了一個問題,工地施工與霧霾是否有聯系?
答案是:有一定的關系
霧霾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
直徑不超過10微米的顆粒,人稱PM10,它們能越過人體的重重防線在呼吸道中沉積,也稱“可吸入顆粒物”
而直徑不到2.5微米的顆粒,便是PM2.5。它們更加微小,更易吸附有毒物和病原體。
那么這些顆粒物從何而來?
有時它們來自自然界、森林大火、火山噴發、海浪飛濺、荒漠揚沙都能成為顆粒物的來源
但更多時候它們來自人類社會從烹飪油煙到工地揚塵從汽車尾氣到工廠煙塵
中國作為基建大國,在全球擁有”基建狂魔”的名號.然而隨著國家不斷大力發展基礎建設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揚塵等污染。為霧霾貢獻了不少PM2.5,嚴重影響了空氣質量。
而當前建筑工地監測揚塵的主要手段是手工采樣、分析,檢測效率低,而且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因此普遍存在以下幾點監管痛點:
(1)監管難度大:監控點多、面廣、線長,而管理人員數量少、疲于應付,監管困難。
(2)現場取證難:建筑施工企業普遍缺乏主體責任意識,污染隨機發生且取證不易,需要24小時不間斷監控。
(3)處置不及時:施工現場無法對超標現象告警提示,無法做到對現場污染的及時處置。
(4)信息不共享:信息不共享、治理環節多、協同成本高、治理效果反復。
同時,隨著環保理念的不斷深入,各地的省市相關部門也相繼出臺了建筑施工環境監測管理的要求與執行標準。因此,不管是從城鎮居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角度,還是政府監管部門對工地施工的監督管理角度,都有必要建設一套專業針對工地環境監管業務的信息化系統,來解決這些問題。
建大仁科基于工地業務的實際需求,研發了新一代揚塵監測系統,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揚塵的排放程度進行客觀、科學、準確的量化和評價,是建筑工地,城市管理,大型工況企業揚塵排放濃度監測的首選,也是環保,建設,城市管理,交通,市政等相關部門對大氣污染懸浮顆粒物排放源頭控制評價的重要依據。
揚塵監測系統RS-ZSYC-*能夠實現對建筑施工現場環境中的空氣溫濕度、噪聲、PM2.5、PM10、TSP、氣壓、風速、風向、風力等十項因素進行實時監測。真真正正實現無人監守24小時實時監測!揚塵監測系統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4G/GPRS的方式將數據上傳至揚塵監測云平臺。免費對接政府平臺!
為保證工地環境治理符合環保要求,防止出現PM2.5、PM10、TSP等數值超標的情況,管理員可通過云平臺對PM2.5、PM10、TSP等環境因素設置上限值,若監測數據接近限制,云平臺會自動給管理員發平臺告警、手機告警、郵件告警,同時智能遠程聯動霧炮、噴淋等設備進行灑水除塵。